劇情簡介
奧斯卡是一隻尚未成年的黑猩猩,活潑好動,永遠不知安寧。看上去,它和它的兄弟姐妹以及一家人生活得相當幸福。可是,有一天,在這個黑猩猩族群遭受到另一群黑猩猩的挑戰的時候,它卻落了單。整個家族離開了這片森林,只有它一個猩猩被丟在了這裡。
很顯然,奧斯卡並沒有做好要獨自生活下去的準備。它無助地在樹林裡遊蕩和徘徊。有一天,它遇到了另一隻成年的猩猩,而這隻猩猩竟然收養了奧斯卡。它帶著奧斯卡一起玩、一起尋找食物。在血緣關係之外,發展出了一段不一樣的親情。
幕後製作
《黑猩猩》全片在象牙海岸共和國的象牙海岸和烏干達的叢林裡拍攝,主要的拍攝具體地點在泰山森林國家公園。一共拍攝了三年時間,對於這種生態學紀錄片來說,三年的拍攝周期並不算長,不過,在這三年中兩個導演所碰到了波折和意外的狀況,卻不少。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奧斯卡家族的變故。導演馬克·林菲爾德從進入叢林的時候,想的就是拍攝一部講述小猩猩成長的影片,並沒有料到事情會有如此多的變化。
開始拍攝一個黑猩猩家族的生活。選擇了裡面最調皮也是最可愛的奧斯卡作為重點拍攝對象。但是沒有料到的是,到了奧斯卡三歲的時候,一場變故讓奧斯卡成了孤兒。那個時候迪士尼的製片人喪氣。不過,後來事情起了180度的變化,另一隻猩猩收養了奧斯卡。當時這個紀錄片簡直和劇情片一樣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轉折和離奇的事情,或者說甚至連編劇也沒有辦法寫出這樣的劇本。在奧斯卡的生活出現轉折之後,電影也出現了轉折。它從一部簡單的講述黑猩猩成長的紀錄片,變成了一部帶有劇情片元素的電影,這都是始料未及的。這個轉折點來極大的震撼。這種情節和鏡頭,此前從未在野外被拍攝到過。
主創團隊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蒂姆·艾倫 | 解說 |
職員表
製作人 | 艾雷斯泰·法瑟吉爾、Connie Nartonis Thompson、唐·翰、馬克·林菲爾德 |
導演 | 艾雷斯泰·法瑟吉爾、馬克·林菲爾德 |
編劇 | 艾雷斯泰·法瑟吉爾、馬克·林菲爾德、唐·翰 |
攝影 | Martyn Colbeck、Bill Wallauer |
配樂 | 尼古拉斯·霍珀 |
剪輯 | Andy Netley |
幕後花絮
•該片的上映時間,並沒有按照迪士尼自然發行影片的慣例放在2012年4月22日,地球日這一天上映,而是放在了2012年4月20日。
•該片在拍攝過程中,得到了靈長類動物研究專家簡·古道爾的支持。並且還在簡·古道爾學會的支持下舉辦了一個名為看《黑猩猩》,救黑猩猩的活動。
•迪士尼自然都會以該片上映首周去電影院觀看的觀眾的名義,為迪士尼自然保護基金會捐出一份款項,用以環保事業。
•該片的首席科學顧問是克里斯托弗·博施教授。他已經在泰山森林國家公園研究黑猩猩長達30年之久。而且也做出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在他的努力下,他創辦了野生黑猩猩基金會 [3]。
發行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美國 | 2012年4月20日 |
中國香港 | 2012年11月8日 |
美國 | 2012年4月15日(國際電影節) |
智利 | 2012年6月14日 |
阿根廷 | 2012年6月14日 |
紐西蘭 | 2012年7月19日 |
墨西哥 | 2012年10月5日 |
捷克 | 2012年12月31日 |
比利時 | 2013年2月6日 |
荷蘭 | 2013年2月13日 |
法國 | 2013年2月13日 |
英國 | 2013年5月3日 |
保加利亞 | 2013年5月3日 |
德國 | 2013年5月9日 |
瑞典 | 2013年9月13日 |
挪威 | 2013年9月13日 |
作品評價
該片是一場視覺盛宴,但將這些片段剪輯成一個糟爛的故事實在是沒有必要,而且蒂姆·艾倫的旁白只能用惱人來形容。(《綜藝》評)
該片在科學紀錄片的骨架上,增添了不少情感的血肉,即便敘述方面有諸多不足,但臻於極致的畫面效果掩蓋了這些瑕疵。通過影片可以體會到猿類的暴力與捍衛領土的野蠻,但同時亦能體會到它們的創造力和情感變遷。相信孩子們會尤其喜歡這部出色、溫馨且擁有惹人憐愛小猩猩的紀錄片,越多的年輕人走進影院,就越能了解到這個與人類血緣相近,卻正在急速減少的族群。(新浪娛樂評)